胆囊良性疾病何时切除

白癜风规范化 http://m.39.net/news/a_6185379.html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详见本号前篇)等胆囊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笔者也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此类患者,他们疑惑这些疾病有多严重?什么时候需要手术切除?

实际上,胆囊良性疾病是相对于恶性疾病而言,但给患者朋友造成的痛苦和困扰并没减少。根据我国统计胆囊结石发病率约在1-1.5%,胆囊息肉的超声检出率在4-6.9%,其中真性息肉(腺瘤型息肉)占其中5%。还有胆囊腺肌症的发病率虽然较前两者为低些,但也半数合并胆囊结石。比较常见的像胆囊结石可以造成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严重者引起胆囊坏疽、穿孔、消化道内瘘,有的并发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等表现,而且发病年龄逐渐前移。而胆囊真性息肉存在一定的腺瘤癌变可能,胆囊腺肌症可能继发胆囊癌(如节段型报道6%左右)。

因此对于胆囊良性疾病,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均推荐将胆囊切除术作为唯一治愈性手段。近期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分会专家共识要求临床医师识别并指出以下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切除胆囊:(1)胆囊结石,无论是否有症状;(2)有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3)具有胆囊癌危险因素,如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瓷化胆囊、胆囊壁增厚(≥3mm)、胆囊肿瘤性息肉等;(4)合并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肥胖与糖尿病等;(5)胆囊畸形等。笔者根据该共识和相关指南,结合我院临床实践过程认为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1.有反复症状的胆囊结石或无症状大于2.5cm的胆囊结石;2.继发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胰腺炎、坏疽穿孔等并发症的需要手术切除;3.具有高危因素如充满型胆结石、胆囊萎缩、瓷化胆囊,真性息肉或大于1cm不论真假,节段和弥漫型胆囊腺肌症等;4.合并ABPDJ,PSC,糖尿病及肥胖等。

当明确诊断胆囊炎,需要记住以下原则:轻度胆囊炎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中重度胆囊炎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时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后接受早期手术、早期引流或择期手术治疗,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或局部严重炎症的患者可以选择胆囊引流术(PTGBD)。根据现有指南和证据,我们对于非外科治疗方式如“药物溶石”、“体外震波碎石”是不推荐的。

当然由于患者具体病情千差万别,如果被检查出有“胆囊良性疾病”的患者朋友,医院和主治医师详细沟通,根据病人身体素质、病情特点和心理意愿等情况综合作出有利于患者健康的决策。

===============================

参考文献:《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shia.com/dsyy/109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