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同步提升,现在大家购买各种商品都对品牌非常重视,相比于价格,性价比才是大家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同质化商品中,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选择价格最低的自然没错,但这并非所有消费者的想法,也有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某样商品时都会考虑“价格低,是否代表着质量差”?
虽说在消费市场上有着“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但我们也同样需要考虑到有些商品质量高,并不是单纯的因为用料成本高,还存在品牌溢价,这一点在服装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国外品牌商品质量和国内品牌相差不多,但因为他们的品牌名声更响亮,价格可能高出几倍。
但是当消费者更重视务实消费观时,品牌就很难成为我们花高价购买商品的主要原因了,在此背景下,耐克阿迪逐渐翻篇,国货已经顺势而起。
回想几十年前,国人在选择鞋子种类时,可能更多人选择皮鞋,但如今舒适的运动鞋则是大众的首选。这些休闲运动鞋不仅可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而且穿着起来也比皮鞋更舒适。当意识到消费者的喜好发生转变时,各个运动品牌也在不断发力,他们努力研发出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需要的运动休闲鞋。
在此期间中国的体育休闲产品市场日渐扩大,除了国内运动休闲品牌相继崛起,国际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在日渐发力。说到国外的运动品牌,阿迪、耐克、彪马都有一席之地,当然说到国内的同类型品牌特步、李宁、安踏也不甘落后。
但是从整个国际社会的角度比较,耐克、阿迪仍然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巨头领导者。
耐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那时候国内运动品牌还没有建立,耐克的出现让大家有眼前一亮的惊喜,直到改革开放日渐深入,耐克在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年耐克营收已多达亿,将其他几大对手狠狠甩在身后,其市值更是走上了亿美元的巅峰。
但耐克在华市场的发展繁荣景象到年3月便戛然而止,这一年耐克因为抵制新疆棉震惊国内外,一时之间消费者纷纷为耐克的做法感到震怒,除耐克以外,还有多个国外品牌也纷纷战队抵制新疆棉,这导致国内的运动品牌市场完全经历了翻天覆地般的影响。在这些品牌中,首当其冲的就是HM。
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虽然HM整体销售额增长了23%,共达亿瑞典克朗,但在中国所在的亚太和非洲地区,HM的销售额还是同比下降了3%,不仅如此HM还在今年提出要关闭总计家门店的计划。
耐克同样如此,在财年,耐克全年营收仅有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为5%。而在第四财季耐克大中华区业绩迅速下滑,营收同比下降19%,共为15.61亿美元,和曾经的辉煌业绩相比,不管是HM还是耐克,都已经拥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而和他们共同受挫的也少不了阿迪,前不久阿迪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3季度阿迪的销售额仅有64.08亿欧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暴跌了62.6%,共为1.79亿欧元,回想阿迪在中国也发展了25年,在初期的20年时间里他们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现在早已今时不同往日,大中华区市场不再是阿迪的利润支柱,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阿迪的整体营收。
这些国际巨头运动品牌相继从市场退去后,接下来中国市场将由谁来把控这个答案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不管是走向国际的安踏、李宁,还是在河南大水期间逆势而生的鸿星尔克,他们都是新时代背景下备受中国百姓欢迎的国产品牌,当然除了这几个品牌,特步、°等这些曾一度让我们非常熟悉的国产运动品牌也有了逆势发展的趋向。
同样的质量,国产品牌价格仅有一二百,而耐克阿迪高达上千,中国消费者没必要非为后者买单,更何况新疆棉事件发生后让越来越多的国人都意识到,有些品牌干着的就是吃饭又砸碗的肮脏事,比起支持这些随时会咬主人的狗,我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民族品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