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位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实施了内镜下联合止血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此项技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手术时间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患者是一位30岁的男性,因“解黑便5天,呕血3小时”入院,既往已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入院时已轻度贫血。完善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但胃内干净,未见出血及血凝块。
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患者于入院第3天再发黑便、便血约ml,伴出冷汗、头晕,测血压约80/40mmHg,急查血常规HGB72g/l,考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立即予快速扩容补液及申请输血,并急诊再次行胃镜检查,见胃内大量血液及血凝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直径约0.8cm,溃疡表面见血凝块,中央似可见血管残端,随时有再发大出血可能。
考虑患者溃疡反复出血,出血量大,现仍有继发大出血可能,病情重,必须进行止血治疗或外科手术。综合患者病情,有内镜下止血适应症,无明显禁忌症。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由邱春雷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在胃镜下施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内镜下联合止血术:先行冰盐水冲洗后予钛夹2枚夹闭血管,再在病灶周边给予1:肾上腺素注射,共4点,6ml,术后未见活动性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患者没有再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头晕、心悸症状好转,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逐步回升,于术后第五天病情好转出院。
内镜下止血术是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方法的统称,目前在国内外临床上广泛应用。内镜下止血常用方法包括局部喷洒止血剂、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硬化剂/组织胶等)、高频电凝止血、微波、激光、止血夹、氩离子凝固、血管套扎等。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时程短、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相对低廉,止血效果迅速、明显等优点。我院消化内科截至目前已完成多例内镜下止血术,其中绝大部分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链接多一点:截止目前,我院消化内镜室拥有一批先进的内镜设备,紧跟国内消化内镜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内镜诊断与治疗,如胃肠镜检查(含无痛胃肠镜),超声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急诊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消化道早癌筛查,内镜下胃肠息肉电切术、内镜下消化道止血(药物喷洒、电凝、肾上腺素/硬化剂/组织胶等注射、钛夹等),食管胃静脉曲张套扎术,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肿物EMR、ESD切除术,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等项目,实现了诊断、治疗一体化,为我市消化道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专家介绍
邱春雷,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吉安市消化及消化内镜委员会副秘书长。对食管、胃肠道及肝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如急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息肉切除、食管良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胆胰疾病的介入检查(ERCP)、胆石症内镜下取石、鼻胆管引流、胃肠扭转复位等技术。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