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人体缺乏体育锻炼,健康状况下降的风险增高%。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不适感,还会增加各种疾病风险。但多数人都存在运动误区。即使是最常见的跑步。
跑步,是最常见且最容易实现的运动方式,但多数人都存在误区,并且因为这些误区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丨跑步六大误区,最伤你身!
1、有空就跑
夏季高温,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不仅会因出汗量过大造成脱水,也容易造成中暑。尤其是正午,更需注意跑步时长,不宜超过30分钟。但早上和晚上,可适当加长时间。
建议:在日出前或是日落后再开始跑步。不仅可以避免日晒,还能较快地降低体温。若有太阳,还得做好防晒工作,如:佩戴速干的空顶帽、遮沿的鬼子帽,涂抹防晒霜等。
2、随便套件T恤就出门跑
运动,也就意味着会出汗。夏季出汗量更为明显,但棉质的衣服很容易吸汗且不易干。时间久了,可能会增加感冒、风湿等疾病的风险。
建议:跑步时,建议穿着轻质的、特制的运动套装。夏季宜穿浅色系,减少热量的吸收。对于出汗量特别大的人也可以使用止汗带。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脚型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如:足外翻适合稳定型跑鞋,足内翻适合缓冲型跑鞋。
3、不注重跑姿
跑步,并不是说跑起来就可以了,得注意正确的姿势,以免造成损伤。如:后脚跟着地会加大踝关节压力,步幅过大易引起慢性损伤。
建议:
①身体基本正直,稍向前倾,头与上身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②双手自然握拳,肘关节弯曲,前摆时手肘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
③步幅不宜过大,大腿前摆不宜过高,步子要轻盈。
4、跟着别人盲目跑
跑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剂“良药”。但也得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方式,包括跑步时间、跑量都得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跟从。
建议:
①对于初跑者:可以选择“跑走结合”或是“放慢脚步,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1周左右的适应期后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②对于长期跑步人群:可以适当改变跑步距离及节奏,比如爬坡与平地相结合,在跑步间隙加入负重运动等。但在突破自我的过程中,若出现疼痛感,一定要适当休息,以免引发严重性伤害。
③对于低血压、高血压等特殊群体:跑步时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