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结石
小管间质病患者如何吃?
肾结石是困扰很多小管间质病患者的问题。因为肾脏本身的疾病,这类患者中肾结石的发病率更高,而且结石往往比普通人群更大,更容易导致肾脏功能变差。怎么吃怎么喝是影响肾结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小管间质病患者中更应该注意饮食,才能帮助控制肾结石,让大家能远离结石的困扰,保护我们的肾脏。
肾结石是什么?
当某种溶解度低的物质在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密度过高时,就容易堆积而形成结石,小结石会慢慢积累形成大的结石,就像下水道中会堆积被不能被水冲刷走的物质比如水垢或者垃圾,有些结石会随排尿被冲刷出体外,而有些大的结石容易造成泌尿系统的堵塞,会造成疼痛还会造成肾功能下降。
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是各种不溶于水的无机盐,有点像是咱们喝的水中的水垢。根据形成结石的物质不同结石可以简单分为三大类:
1,含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结石,占所有肾结石的85%,包括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
2,尿酸结石:含有尿酸的结石占所有结石10%
3,其他成分:包括含胱氨酸结石、蛋白质为主的结石和鸟粪石结石,均比较少见或者和某些特殊的疾病有关。
常见的草酸钙结石
常见的磷酸钙结石[1]
为什么
肾结石的危险因素
结石的发生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增加结石发病风险的因素包括高尿钙、高尿磷、高尿草酸、低尿枸橼酸、高尿酸尿症和高胱氨酸尿症、尿量偏少和尿酸化功能异常,肾脏疾病因素包括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解剖异常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性肾病、先天性小管间质病、髓质海绵肾及胱氨酸尿症等[2]。简单的讲就是在尿中促进结石生成的物质包括钙、磷、草酸、尿酸、胱氨酸增多,而加强结石吸收溶解的物质不足最主要的是枸橼酸,同时加上尿量少和尿的pH变化,会更容易促进结石的形成。
含钙结石占所有结石的绝大多数,在这些患者中35%因患有某种先天性小管间质疾病从而导致高尿钙,并且更容易在儿童期就出现结石。这些疾病包括Bartter综合征、Dent病、常染色体显性低血钙高尿钙(ADHH)和家族性低镁血症。这些疾病通常都伴有肾小管间质中钙离子转运子或其调节基因的病变,比如Bartter综合征可以是由钠钾氯(NKCC2)共转运子、肾髓质外钾通道(ROMK)、电压门控氯通道(CLD-Kb)或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突变所致的;Dent病是由氢氯反转运子5(CLC-5)基因突变所致的;另外I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也会造成高尿钙、低尿枸橼酸、磷酸钙结石以及肾钙沉积症。
所以患有这些小管间质病的患者先天就容易出现高尿钙,加上一些生活方式上的问题,比如枸橼酸摄入不足、草酸摄入过多、钠摄入过多或者脱水,这些患者会更容易出现结石,很多患者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受到反复结石的困扰,因结石造成反复血尿、肾绞痛或者泌尿系感染乃至于肾积水等泌尿系统结构的改变。
既然基因无法改变,那么怎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来帮助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呢?接下来的文章就来带大家看看如何吃如何喝可以帮助避免肾结石。
学会喝水
是预防结石的第一步
结石的形成是在尿液中溶解度低的物质析出造成的,尿量不足会导致形成结石的物质更容易析出。所以多喝水、多排尿是控制结石最好的方法之一。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需要确保每天喝3L以上的水,相当于12玻璃杯左右,这有助于稀释尿中的各种晶体,避免结石的形成,最好能让尿量达到或超过每日2.5L,对于经常发生肾结石的患者来说应该定期注意自己的尿量。
但不是所有的饮料都对预防结石有好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含糖饮料[3],特别是含糖汽水可能让肾结石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而西柚汁[4]也不利于预防结石。相对而言,白开水[5]可以帮助预防结石再发、淡柠檬汁对预防结石更有帮助。
在保证喝对饮料的种类同时,还要注意喝水的时间,炎热干燥的天气、运动、发热腹泻等疾病都会让人体通过出汗和其他方式失水更多,这时通过肾脏排尿量就会变少,所以在这些情况时要注意额外补充水分。而且在喝水在一天应该均匀分布,在睡前尤其建议稍稍多喝一点水,因为夜间尿液会浓缩。
学会吃
预防结石膳食5大要点
钙,应该怎么吃?
既然大部分结石是含钙结石,是不是少吃钙就能减少结石呢?
答案没有这么简单,是否形成结石取决于尿液中的钙含量,而不是吃的中的钙也不是血液中的钙,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膳食中的钙稍稍升高,并不会造成结石高发,反而会减少结石的发生。
这是因为要形成结石需要钙和一种阴离子结合,最常见的阴离子是草酸,所以常见的结石是草酸钙结石,其次常见的是磷酸钙结石。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草酸,如果在吃含草酸食物的同时吃含钙的食物,这样就会让草酸和钙提前在消化道中结合,这样反而不会进入血液继而通过肾脏代谢形成肾结石。另外,钙的主要来源是乳制品,对人体也能提供很多有益的营养素,也不建议为了减少结石而避免摄入乳制品。所以即便是在有过肾结石病史的人群中,也推荐每日摄入-mg钙,并且推荐在吃含草酸含量高食物的同时搭配含钙的食物比如低脂乳制品。
但是需要注意,对于结石病人,额外补钙需要谨慎,因为摄入额外的钙可能会增加结石的风险。
12
限盐利于减少尿钠
减少膳食中的盐对于预防结石有帮助。这是因为盐的主要成分是钠,而吃进身体的钠几乎全部会从尿液中排出,在肾脏中钠和钙共用一个转运子,在排泄钠的过程中会增加尿中的钙排泄。所以,高盐饮食会让尿钙增加,从而增加含钙结石的发生率[6]。
我们膳食中的钠来源包括吃饭炒菜时放的盐、酱油和酱等调味料,同时很多加工食品为了保鲜或者增加口感也会添加很多盐或者其他含钠添加剂,外卖中的钠盐含量通常也不低,所以对于易发结石的人群需要额外注意。
避免草酸
过高的食物
草酸是形成草酸钙结石的必要成分,但是大部分蔬菜、水果、坚果类食物都含有草酸,这些食物对健康有很多益处,完全避免膳食中的草酸摄入是不必要也是不现实的。目前对于每日草酸摄入总量并没有推荐值,因为食物中的草酸吸收率比较低而且不同的人以及不同膳食模式的草酸吸收率也不同,一般只有10-15%的草酸会被吸收,且如果吃含草酸食物的同时也摄入含钙食物,就会大幅降低草酸的吸收率。所以即便是对于容易发生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只要避免草酸含量过高的食物即可[6]。
草酸含量非常高的食物
每份mg:菠菜,大黄,米糠
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
每份50mg:
甜菜根,秋葵,土豆(带皮),白腰豆,巴旦木,可可粉,麦麸,黑麦皮,藜麦,味增汤
12
吃肉要适量
吃肉要适量,一方面肉类和动物蛋白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嘌呤经过体内代谢会形成尿酸,高嘌呤饮食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对于结石患者来说,尿的酸碱度对于结石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不同酸碱度下,形成结石的物质溶解度会有变化,比如草酸钙结石在偏酸的尿液中容易析出。而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后会形成更多的酸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需要通过尿液排出,这会造成尿液偏酸,让结石更容易形成,实际上治疗结石的常见药物比如枸橼酸钾的一部分作用也是让尿液变得偏碱性[8]。
多吃蔬菜和水果
和肉食为主的膳食模式相比,多吃蔬菜水果的膳食可以预防结石[7]以蔬菜水果为主而限制肉类和钠盐摄入的DASH膳食模式可以降低结石风险[8]。
一方面蔬菜水果的含水量高,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多饮水多排尿的目的。
也很重要的一点是,蔬菜水果的代谢产物偏碱,会让尿液更碱性,碱性的尿液有助于增加尿中的枸橼酸,尿中枸橼酸升高可以减少结石的形成,因为枸橼酸可以结合钙形成溶解度更高的产物,避免钙和其他离子形成结石。对于已经形成的草酸钙结石,枸橼酸也可以避免结石继续聚集和变大。
最后,蔬菜水果镁离子含量通常较高,而尿中的镁离子也具有抗结石形成的作用[9],在体外实验中,镁离子可以通过结合草酸形成溶解度高的物质而避免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所以,在避免草酸含量过高的菠菜和麸皮等食物同时,尽量多吃蔬菜水果是预防结石的好方法。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