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来了看购物车里的双11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艾晓禹易弋力过去九年,假设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辆购物车,它足够大,全国每个人在双11那天网购的东西都会在里面先放一天,那么每年这辆购物车里的商品肯定值得我们去观察。第一年,购物车里的东西总价值万;第四年,亿;第八年,亿,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双11这天购物。他们喜欢用的“剁手”app有淘宝、天猫、京东和考拉等,有人喜欢网红店,也有人爱好海外购……今年,我们尝试通过观察一些消费者的购物车,来发现这次双11大家网购的方式和网购的商品跟以往有什么不同。消费者对品质比对价格更敏感“网购了这么久,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实体比网上还便宜,大商场活动和赠品也比较多。”广州的胡女士从年开始参与双11,但最近两次双11她买得不如以前多了。她解释说:“一方面是现在能满足购物欲望的方式和渠道多元化了,需求被分散了,没必要像以往一样挤到双11来大量采购;另一方面,买衣服和鞋子这类,还是要在实体店试穿之后,才容易买到称心的。”胡女士说,她的化妆品基本上都是走代购,请在境外的朋友帮忙带,这样比较放心。今年双11,她选了像抽屉式收纳盒、护眼贴和棉拖鞋这些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热销榜单上的小东西。“网购了这么多年,总体来说还是消费更理性了。”胡女士说。点评:我们之所以认为今年可能是双11的拐点,就是像胡女士这样理性消费的人越来越多。她们从双11第一年走来,经历的不仅仅是双11越做越大,活动越搞越热闹,还见证了、、黑五和双12等各种购物节的兴起,需求确实被分散了。此外,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大家对于品质的追求逐渐超过对于价格的敏感。所以,虽然包括天猫和京东在内的电商都提出了品质的口号,但大促的时候,似乎价格还是他们打出的王牌,但价格这张王牌能击中的人比以前明显变少了。网购平台通过内容化留住消费者高女士是一位资深“剁手族”,她从双11第一年开始参与,一直到今年,一次都没有错过。网购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平时虽然也逛实体店,但淘宝和聚美才是她最经常出入的地方。“网购可选择的款式更多,在同样时间网购比逛街能更有效率地选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一些网店商品的质量也并不亚于实体店的质量,还有更多的折扣,价钱更划算。”谈到第九年参与双11,高女士表示心态上还是有不小的变化。“现在跟以往不一样,不再盲目地去下单,而是更有目的性地去购买,比如最近养了宠物狗,就会买一些跟它相关的东西。”高女士还介绍说,现在店铺方面也跟以往不一样了,很多都会通过小视频来宣传产品,以及微博直播,提高了大家的购物欲望,她很喜欢这种模式。点评:高女士经历了双11从无到有再到兴盛的过程,她购物心态的变化和淘宝店铺营销手段的变化是有关系的。像高女士这样的消费者,最开始她们对网购充满了新鲜感,感性消费的频率很高,不过当网购成了生活日常一部分的时候,她们的消费也就趋于理性了。尤其是各种垂直化程度更高的网购平台出现,带走了一部分购物目的更明确的消费者。淘宝和京东这样的大平台希望能够让这种分流减少,于是尝试通过内容化转型,让平台有更多好的、有趣的内容能够吸引消费者留下来,并且尽可能拉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以便让平台上的内容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事实上不止是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平台,现在甚至连美团和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团购企业也在做这种尝试。跨境购物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肖先生在成都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平时有健身的习惯。这个月底他就要搬进新房子了,最近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shia.com/dsfy/12659.html


当前时间: